中午時有位女孩私訊我,她說她的朋友是癌症末期,曾經非常積極接受治療。癌細胞曾轉移侵蝕朋友的骨髓,導致他的下身癱瘓大概半年多。朋友非常努力復健,所以後來有恢復。
「但剛發現時積極治療的階段,已經過去了。」女孩說。
女孩的朋友最近得知癌症復發轉移。
開始化療後,
朋友的情緒變得非常非常非常負面,
不再像以往那樣正面積極。
「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或是陪他。」
「想請問采倪,這種時候,該做什麼對他才是最好的?」女孩問了我這個問題。
這題想必許多照顧者/陪伴者,都想知道答案。
/
雖然我自己同為病友,但由於我也曾經陪伴過病情較嚴重的癌友走過最後一程,也有過目睹對方承受各種痛苦我卻無能為力的經驗⋯⋯
所以我非常能體會女孩這種「很想幫忙、卻又幫不上忙」的無奈感。
/
好幾年前,在我無能為力、情緒非常難過之際,我曾打電話跟朋友「求救」,她是一位在癌症安寧病房服務的心理咨詢師。
我問了她同樣的問題:
「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⋯請問在病友生理上心理上真的很痛苦、想法也很負面時,我該怎麼做對他才是最好的?」
當時心理師告訴我的答案,多年來我都一直放在心上。
心理師說:
「妳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,就只有 #陪伴。」
讓病友知道自己不孤單、想有人陪大家都在,就已經足夠了。
心理師朋友特別提醒我,千萬不要做多餘的事情,像是:會讓病患感覺自己是個「累贅」的事。
比如:有事沒事問他還好嗎?藥吃了嗎?開心一點嘛——這些沒用的關心,千萬不要、千萬不要做。
那可以做什麼呢?
跟疾病無關的事情都不錯。
聊天講笑話、體力好帶他出去玩,或是推薦病友看哪部影集或漫畫,都比前面舉的負面例子強太多了。
但有時候更難的,
其實是「忍住不要幫忙」。
只要讓病友知道:「你需要我時,我都在。」
當他主動召喚你時,再出現就可以了。
/
陪伴者跟照顧者真的不必為「沒辦法幫上任何忙」感到有罪惡感或是心情沮喪、甚至是責怪自己「為什麼做不到」。
身為「照顧者」、「陪伴者」,
反而要先堅強自己的心靈。
沈澱下來,才能更看清楚下一步是什麼。
冷靜下來,才能更理性分析對方需要的是什麼。
用對方「舒適」的方式,給予對方協助,才是最好的解法。
重點從來就不是「解決問題」,
而是陪伴當事人「渡過問題」。
做不到也沒關係,
起碼別再給病友「製造問題」,
也是一種溫柔。
大家都辛苦了,無論是病友,還是照顧者。
也歡迎病友補充你覺得更棒的陪伴方式,
或許私訊的女孩會看到各位的建議☺️
This is #癌友有嘻哈 謝采倪 2020.1.17 16:20